砸下2亿后能否真正复兴?五大问题决定曼联新赛季前景
曼联新赛季五大决定性问题
尽管曼联在2025年夏季转会窗动作频频,砸下2.2亿欧引进了多名实力派球员,球队重建看似步入正轨,但这些引援是否足以解决球队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?以下五个关键议题,或将决定红魔在2025/26赛季的命运。
一、无缘欧战,是福是祸?
2024/25赛季对曼联而言堪称灾难:仅积42分,排名英超第15位,创下自1973/74赛季降级以来的最差战绩。全赛季仅打入44球,进攻乏力暴露无遗。即便打入欧联杯决赛,也无法掩盖整个赛季的低迷表现。
从积极角度看,没有欧战任务意味着赛程压力减轻,主教练鲁本·阿莫林将有更多时间组织训练、打磨战术体系。他曾公开表示,密集赛程严重压缩了战术演练空间。然而,失去欧战不仅影响财政收入,也可能削弱球队竞争力与球员士气。如何利用“休整期”实现真正蜕变,将是巨大考验。
二、赛程减少,能否降低伤病风险?
伤病是上赛季曼联战绩崩盘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全队累计因伤缺阵时间高达1295天,在英超中仅次于阿森纳、伊普斯维奇、热刺和布莱顿,位居前列。
尤其在后防线,主力中卫组合在整个赛季中仅共同出战7场英超比赛,稳定性远逊于其他争冠或争欧球队。频繁的人员更替导致防线默契不足,防守漏洞频出。
如今赛程压力减轻,理论上为球员恢复和体能储备提供了更好条件。若教练组能科学安排训练强度与轮换机制,有望显著降低伤病发生率。但这也考验俱乐部医疗团队与体能教练的专业水平——能否将“少比赛”的优势转化为“更健康”的现实?
三、新援锋线,能否激活进攻火力?
上赛季44粒进球,是曼联在英超历史上的最低纪录。进攻端长期哑火,成为制约成绩的最大短板。
今夏,曼联接连签下塞斯科、库尼亚与姆贝乌莫这三名攻击手。库尼亚善于串联中前场,而姆贝乌莫则拥有出色的边路爆破与内切射门能力,塞斯科人高马大,进球能力出色。
他们的加盟有望丰富前场进攻手段,缓解过去过度依赖边路传中或个人突破的单一模式。但关键在于,阿莫林能否为他们设计合适的战术体系,使其形成有效联动?进攻效率的提升,不能只靠引援,更需战术适配。
四、中场组合,何时才能稳定成型?
中场是目前曼联阵容中不确定性最高的区域。尽管拥有布鲁诺·费尔南德斯、科比·梅诺、卡塞米罗和曼努埃尔·乌加特等球员,但始终未能形成一套稳定高效的主力组合。
梅诺具备潜力,但经验尚浅;卡塞米罗状态下滑明显,防守覆盖能力大不如前;乌加特勤勉有余,创造力不足;而B费则需更多自由度来发挥组织与远射特长。
阿莫林需要在攻守平衡之间找到最佳方案:是主打控球推进,还是快速转换?是启用双后腰,还是保留单后腰+自由人组合?中场配置的最终定型,将直接影响球队整体节奏与比赛风格。
五、奥纳纳能否重拾信任?失误难题如何破解?
安德烈·奥纳纳自加盟以来始终饱受争议。他出色的脚下技术与出球能力本应契合现代足球趋势,但在高强度对抗下,其判断失误和出击时机问题屡屡导致丢球。
数据显示,自转会曼联以来,奥纳纳已在各项赛事中犯下8次直接导致失球的错误,仅次于布莱顿门将费尔布鲁根(9次)。这一数据令人担忧。
尽管替补门将阿尔泰·拜因迪尔表现平平,短期内难以撼动其主力位置,但奥纳纳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。若新赛季继续出现关键失误,不仅会影响球队战绩,也可能动摇其在队内的地位。能否提升稳定性、赢得球迷与教练组的长期信任,是他职业生涯的关键转折点。
六、塞斯科vs霍伊伦德:谁才是曼联未来的锋线答案?
两年前,曼联以6200万英镑重金引进拉斯穆斯·霍伊伦德,寄望其成长为新一代锋线核心。然而,上赛季他在英超仅打入4球,表现远未达预期。
技术统计更揭示深层问题:霍伊伦德争顶成功率仅为29.5%(英超出战900分钟以上前锋中最低),空中对抗成功率更是低至24.6%。同时,他每90分钟在禁区内仅有1.2次射门,为同类别球员中最少。
相比之下,新援本杰明·塞斯科展现出更强的全面性。身高体壮、速度快,争顶成功率高达44.4%(近两赛季),空中对抗成功率达57.1%,远胜霍伊伦德。更重要的是,塞斯科射门欲望强烈——上赛季场均2.8次射门,且敢于在禁区外尝试远射(过去两年41次远射,约为霍伊伦德的4倍),战术价值更为多元。
不过,塞斯科的射门效率仍有提升空间。其每脚射门的非点球预期进球值(xG)低于霍伊伦德,说明终结能力尚需打磨。此外,他在莱比锡多打双前锋体系,如今在曼联将独自担纲单箭头,角色转变带来新的挑战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